![]() |
經度:119.50048
緯度:23.35742
電話:06-9216445
交通指引:南海船班交通資訊(點此連結)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建立日期:2022-06-23
更新日期:2024-11-13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更新日期:2024-11-13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简体中文日本語English한국어東吉燈塔建於東吉嶼北方的尖礁上方,標高47公尺的高地,也是全島最高點,是船隻行經黑水溝的重要指標。
明末清初臺灣與福建廈門往來頻繁,依據前人航海經驗,船隻由大陸出發向東行,需靠目視依序定位紅水溝及黑水溝,並經西嶼和花嶼方能平安抵達東吉嶼。
早年發生於望安海域的船難事件,地點幾乎都在東吉嶼的四周,由於海難事件發生頻率最高,使得不少船員和漁民聞之喪膽。
所以日本人在明治44年(1911年)興建燈塔,希望可以改善當地海域之航行安全。
東吉嶼燈塔的塔身最初是圓筒狀鐵塔。
但開燈後黑水溝的航道安全仍然不見改善。
為加強燈塔的守護功能,經過了歷次更換設備、翻修,繼續發光指引行駛船隻。
資料來源: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澎湖縣政府旅遊處、2023攝影比賽一般組金牌照片【建議停留時間】 0.5小時,看船家停留時間
明末清初臺灣與福建廈門往來頻繁,依據前人航海經驗,船隻由大陸出發向東行,需靠目視依序定位紅水溝及黑水溝,並經西嶼和花嶼方能平安抵達東吉嶼。
早年發生於望安海域的船難事件,地點幾乎都在東吉嶼的四周,由於海難事件發生頻率最高,使得不少船員和漁民聞之喪膽。
所以日本人在明治44年(1911年)興建燈塔,希望可以改善當地海域之航行安全。
東吉嶼燈塔的塔身最初是圓筒狀鐵塔。
但開燈後黑水溝的航道安全仍然不見改善。
為加強燈塔的守護功能,經過了歷次更換設備、翻修,繼續發光指引行駛船隻。
資料來源: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澎湖縣政府旅遊處、2023攝影比賽一般組金牌照片【建議停留時間】 0.5小時,看船家停留時間
網站 照片 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