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書院
4 (414) (看評論)
經度:120.4928
緯度:22.67855
電話:08-7361544
交通指引:1.自行開車:屏東九如交流道→臺3線→海豐路1巷→臺27線 →屏東市區→勝利路→屏東書院2.大眾運輸:高雄→ 火車→屏東→屏東書院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08:00~17:00、週六日08:00~16:00
網站:點我進入
西元1815年(清嘉慶20年),下淡水縣丞吳性誠為了振興地方文教風氣,與歲貢生郭萃、林夢陽等人起議興建屏東書院(又稱孔廟),雖然書院經過多次的遷移整修,但仍然維持原有的講堂、祀殿及齋舍格局,充份呈現傳統書院的空間特色,是屏東歷史悠遠的建築的古蹟,也是屏東境內唯一的書院建築。
屏東書院最早起建在今日的中山公園內,共有36間齋舍,前殿設講堂,後殿奉祀文昌帝君、程子與周子等諸人;西元1895年(光緒21年),便將屏東書院改為孔廟,主祀孔子,配祀孟子、顏子、思子、曾子四大賢人,以及周子、朱子、程頤、程顥、張子五大儒者,但在缺乏經費修繕的情形下,孔廟就逐漸荒廢了。
西元1937年,統治臺灣的日本人計畫將孔廟遷往他處,但在日本學者疾呼保存的建議之下,便按照書院的原貌拆遷至勝利路現址,然而遷移新址之後,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未積極維護,使孔廟又呈現破舊景況。
直到民國66年,當時的屏東縣長延請知名建築師漢寶德先生主持修復計畫,民國68年終於使孔廟恢復當年舊觀。
修建後的孔廟,庭院面積挪寬,前後殿以軒亭相連,中堂改為大成殿,後殿改為崇聖祠,附建單坡迥廊,並加築一面照壁,上書「九仞宮牆」;另外還保留四座碑記,以呈現書院的修築歷程。
民國74年,屏東書院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是深具文化價值並保持完好的歷史古蹟。
屏東書院最早起建在今日的中山公園內,共有36間齋舍,前殿設講堂,後殿奉祀文昌帝君、程子與周子等諸人;西元1895年(光緒21年),便將屏東書院改為孔廟,主祀孔子,配祀孟子、顏子、思子、曾子四大賢人,以及周子、朱子、程頤、程顥、張子五大儒者,但在缺乏經費修繕的情形下,孔廟就逐漸荒廢了。
西元1937年,統治臺灣的日本人計畫將孔廟遷往他處,但在日本學者疾呼保存的建議之下,便按照書院的原貌拆遷至勝利路現址,然而遷移新址之後,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未積極維護,使孔廟又呈現破舊景況。
直到民國66年,當時的屏東縣長延請知名建築師漢寶德先生主持修復計畫,民國68年終於使孔廟恢復當年舊觀。
修建後的孔廟,庭院面積挪寬,前後殿以軒亭相連,中堂改為大成殿,後殿改為崇聖祠,附建單坡迥廊,並加築一面照壁,上書「九仞宮牆」;另外還保留四座碑記,以呈現書院的修築歷程。
民國74年,屏東書院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是深具文化價值並保持完好的歷史古蹟。
建立日期:2019-01-01
更新日期:2024-11-03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更新日期:2024-11-03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網站 照片 導航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