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立日期:2019-01-01
更新日期:2025-06-24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更新日期:2025-06-24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在大金門,人們熟悉的是風獅爺;而在小金門(烈嶼),則有兩種極具地方色彩的鎮風避邪象徵──北風爺與風雞。
這兩者雖皆為對抗自然災害的民間信仰,但起源、形象與功能各自獨立,共同構成了小金門獨特的信仰景觀。
北風爺,又稱北方王、風王公或黑面風王,是小金門居民為鎮壓冬季強勁北風所設立的守護神。
神像面容黝黑、身穿蟒袍,手持寶塔,神態莊嚴,正對北方安置,象徵鎮風止煞、守護村境。
現今可見的北風爺坐落於烈嶼西方與后宅村之間的道路旁,是小金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神祇之一。
風雞則來自另一段流傳已久的傳說。
相傳過去小金門曾連年遭受旱災、蟲災與風災,民不聊生。
一日從遠方飛來一隻紅冠白羽的神雞,所踏之處土地重現生機。
為感念其神蹟,居民開始於村落邊緣或屋頂設置泥塑風雞,作為鎮風、驅邪與防蟻的象徵。
如今在黃厝、西方、南塘、東坑等聚落,仍可見屋脊或村口立有風雞塑像,是烈嶼地區獨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景。
這兩者雖皆為對抗自然災害的民間信仰,但起源、形象與功能各自獨立,共同構成了小金門獨特的信仰景觀。
北風爺,又稱北方王、風王公或黑面風王,是小金門居民為鎮壓冬季強勁北風所設立的守護神。
神像面容黝黑、身穿蟒袍,手持寶塔,神態莊嚴,正對北方安置,象徵鎮風止煞、守護村境。
現今可見的北風爺坐落於烈嶼西方與后宅村之間的道路旁,是小金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神祇之一。
風雞則來自另一段流傳已久的傳說。
相傳過去小金門曾連年遭受旱災、蟲災與風災,民不聊生。
一日從遠方飛來一隻紅冠白羽的神雞,所踏之處土地重現生機。
為感念其神蹟,居民開始於村落邊緣或屋頂設置泥塑風雞,作為鎮風、驅邪與防蟻的象徵。
如今在黃厝、西方、南塘、東坑等聚落,仍可見屋脊或村口立有風雞塑像,是烈嶼地區獨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景。
網站 照片 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