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基翬漁港
經度:121.3967
緯度:23.11755
電話:08-9851004
地址:臺東縣961成功鎮基翬
交通指引:搭乘公車:1.搭乘鼎東客運海線8101、8102、8105、8106、8119、8181次公車於三仙台站下車,沿基翬路往台11線方向行進約150公尺後左轉東17鄉道,再續行1公里後可到達。2.搭乘花蓮客運1127、1145次公車於三仙台站下車,沿基翬路往台11線方向行進約150公尺後左轉東17鄉道,再續行1公里後可到達。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自三仙國小一帶往北至三仙台附近的海岸都叫基翬(giaw、 gihaw), 早期有幾戶綠島及恒春人居住於此,現仍能看到傳統綠島咕咾石圍籬。
由於三仙台南側的海灣,是新港漁港未建之前的竹筏出入港,故名「基翬」,可能是阿美語,指「海灣處、或有灣的地方」之意。
戰後由於第8鄰另名「三仙」,故今「基翬」主要指海灣港口處的第9鄰一帶。
當地於1986年闢建曳船澳,曳船道900平方公尺,目前設籍漁筏2艘,每日下午五時,皆有漁筏出港到三仙台捕捉定置網裡的漁獲。
港區內的地形為沙質地及礁岩地形,此地形一直向南延伸約200m,港區內的水深約1-2米,在消波塊處的水深為6-7米,泊區東南方約300m岸際以及南岸約500m處皆為珊瑚礁岩區,有絢麗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
週邊的海域因地形位置,平時本處浪況平穩,不適合衝浪,卻適合浮潛及深潛。
但夏秋季颱風來臨前後及冬季東北季風轉強時,這裡卻會出現全台難得一見的漂亮左跑浪,困難度較高,且因受東北季風增強,該地點為陸風、捲浪,浪型佳,適合進階衝浪選手做高難度動作。
由於三仙台南側的海灣,是新港漁港未建之前的竹筏出入港,故名「基翬」,可能是阿美語,指「海灣處、或有灣的地方」之意。
戰後由於第8鄰另名「三仙」,故今「基翬」主要指海灣港口處的第9鄰一帶。
當地於1986年闢建曳船澳,曳船道900平方公尺,目前設籍漁筏2艘,每日下午五時,皆有漁筏出港到三仙台捕捉定置網裡的漁獲。
港區內的地形為沙質地及礁岩地形,此地形一直向南延伸約200m,港區內的水深約1-2米,在消波塊處的水深為6-7米,泊區東南方約300m岸際以及南岸約500m處皆為珊瑚礁岩區,有絢麗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
週邊的海域因地形位置,平時本處浪況平穩,不適合衝浪,卻適合浮潛及深潛。
但夏秋季颱風來臨前後及冬季東北季風轉強時,這裡卻會出現全台難得一見的漂亮左跑浪,困難度較高,且因受東北季風增強,該地點為陸風、捲浪,浪型佳,適合進階衝浪選手做高難度動作。
建立日期:2019-01-01
更新日期:2023-06-02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更新日期:2023-06-02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網站 照片 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