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和社區(射馬干部落)
4.2 (45) (看評論)
經度:121.05067
緯度:22.71986
電話:08-9511578
交通指引:搭乘火車:搭乘臺鐵至知本車站,直行站前富裕路後右轉吉泰路,續行後至青海路三段左轉,行進後右轉建和二路即到達。建議租賃交通工具前往。搭乘公車:搭乘東台灣客運8130、8131、8132、8135、8137、8138、8150、8153次公車於下建和站下車,轉入建和二街即為建和部落。
開放時間:開放時間依部落為主
注意事項:1.至當地遊玩時,請勿打擾到當地民眾的生活。2.各地風俗不同,請入境隨俗。
「建和」位於臺東市西南方,在臺東沖積平原的扇頂邊緣,背山面海,全里共有六個聚落,由北而南分別為:建上路(上建和)、建豐、建東(原藤)、魚池、新社(下建和)、民生等。
六個聚落中以新社最大,人口最多也最集中,因此一般人以新社代表建和,直稱新社為建和。
居民以卑南族人為主,其餘為早期西部移民,產業不發達,人口有外流現象,青壯年人口比例不多。
自民國87年起,行政院文建會的「振興地方傳統產業計畫」補助建和社區300萬元,設立了「建和木雕藝術村」。
由臺灣著名原住民雕刻家的部落頭目哈古(漢名為陳文生)指導大家木雕創作,在他薰陶下,建和社區的居民皆具備有很好的雕刻基礎、擁有豐沛的靈感巧思。
使得社區內每條街道的十字路口、轉角、每戶住家牆壁皆有板雕及木雕展示。
讓建和社區擁有顯著的原民風格,獨一無二的社區藝文展示空間,將木雕技藝和卑南傳統文化得以長久傳承下去。
六個聚落中以新社最大,人口最多也最集中,因此一般人以新社代表建和,直稱新社為建和。
居民以卑南族人為主,其餘為早期西部移民,產業不發達,人口有外流現象,青壯年人口比例不多。
自民國87年起,行政院文建會的「振興地方傳統產業計畫」補助建和社區300萬元,設立了「建和木雕藝術村」。
由臺灣著名原住民雕刻家的部落頭目哈古(漢名為陳文生)指導大家木雕創作,在他薰陶下,建和社區的居民皆具備有很好的雕刻基礎、擁有豐沛的靈感巧思。
使得社區內每條街道的十字路口、轉角、每戶住家牆壁皆有板雕及木雕展示。
讓建和社區擁有顯著的原民風格,獨一無二的社區藝文展示空間,將木雕技藝和卑南傳統文化得以長久傳承下去。
建立日期:2019-01-01
更新日期:2024-07-12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更新日期:2024-07-12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網站 照片 導航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