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立日期:2019-01-01
更新日期:2025-02-25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更新日期:2025-02-25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永安濕地的前身為烏樹林鹽場,開闢於1908年,曾是南台灣重要的製鹽基地,見證了台灣鹽業的興衰歷程。
日治時期,這片鹽田蓬勃發展,1952年國民政府接手後,將其改組為「台灣製鹽總廠」,持續發展製鹽產業。
然而,隨著1970年代產業轉型,鹽業逐漸沒落,1985年台電收購此地,計畫作為興達電廠的擴建用地,昔日繁榮的鹽田正式走入歷史。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位於永安濕地內的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場務所),是這片土地最具歷史價值的建築。
場務所採用歐洲傳統荷蘭式的巴洛克建築,融入部分日本和式風格,矗立於廢曬的鹽灘中央顯得格外醒目。
然而在鹽田廢曬後,場務所長期缺乏管理,加上高鹽分環境侵蝕,建築物的損壞情形日益嚴重,甚至一度成為危樓。
隨著地方文化意識的提升,興達電廠開始關注這座歷史遺跡,並於2006年投入修復經費,讓這座百年建築得以重現昔日風貌,成為見證台灣鹽業興衰的重要歷史遺跡。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歷經日治時代至今日,其立面優美、洗石子施工精緻,場務所雖早已人去樓空,但靜立於廣漠的瓦盤鹽灘之中,仍可感受到歷史氛圍,彷彿訴說著昔日鹽業的興盛榮景,為深具歷史與人文價值的產業建築。
永安紅樹林自然公園:生態與人權的共生之道永安溼地過去作為鹽田地區,後因台電在此設置興達火力發電廠,煤灰污染嚴重、導致無法曬鹽。
1986年台電計畫將此地作為煤炭堆置場,但在當地居民及環保人士的出面阻止下,終於獲得政府的支持,於1996年改設立為「永安紅樹林自然公園」。
如今,這裡不僅見證台灣產業轉型,也成為高雄沿海紅樹林生態最豐富的區域,棲息著多種鳥類與水生動植物,是觀察自然生態、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場所,更展現人與自然共存的永續價值。
紅樹林與鳥類共存的生態寶地永安濕地擁有豐富的紅樹林生態,不僅能防風固沙、保護堤岸、淨化水質,更是多種生物的重要棲地。
台灣紅樹林主要以水筆仔、海茄苳、欖李、紅海欖為主,南部多見海茄苳與欖李,構成生態多樣的綠色屏障。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黑面琵鷺等珍稀候鳥自北方遷徙而來,並在1至3月達到數量高峰,使這片濕地成為牠們度冬與覓食的重要棲地。
此外,永安鹽田作為南台灣最大的鹽灘濕地,吸引超過110種鳥類停留,其中包含一級保育類的黑面琵鷺、東方白鸛、遊隼,以及二級保育類的黑鸛、魚鷹、小燕鷗等。
每年春秋兩季,大量鷸鴴科遷徙水鳥駐足於此,形成壯觀的賞鳥景象,吸引眾多自然愛好者前來探索。
憑藉豐富的生態資源,永安濕地於1999年被國際鳥盟(IBA)列為重要野鳥棲地,並於2018年經內政部評定為地方級重要濕地。
這裡不僅擁有蓊鬱的紅樹林綠廊,還是候鳥翱翔的天堂,充分展現濕地生態的蓬勃生命力。
日治時期,這片鹽田蓬勃發展,1952年國民政府接手後,將其改組為「台灣製鹽總廠」,持續發展製鹽產業。
然而,隨著1970年代產業轉型,鹽業逐漸沒落,1985年台電收購此地,計畫作為興達電廠的擴建用地,昔日繁榮的鹽田正式走入歷史。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位於永安濕地內的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場務所),是這片土地最具歷史價值的建築。
場務所採用歐洲傳統荷蘭式的巴洛克建築,融入部分日本和式風格,矗立於廢曬的鹽灘中央顯得格外醒目。
然而在鹽田廢曬後,場務所長期缺乏管理,加上高鹽分環境侵蝕,建築物的損壞情形日益嚴重,甚至一度成為危樓。
隨著地方文化意識的提升,興達電廠開始關注這座歷史遺跡,並於2006年投入修復經費,讓這座百年建築得以重現昔日風貌,成為見證台灣鹽業興衰的重要歷史遺跡。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歷經日治時代至今日,其立面優美、洗石子施工精緻,場務所雖早已人去樓空,但靜立於廣漠的瓦盤鹽灘之中,仍可感受到歷史氛圍,彷彿訴說著昔日鹽業的興盛榮景,為深具歷史與人文價值的產業建築。
永安紅樹林自然公園:生態與人權的共生之道永安溼地過去作為鹽田地區,後因台電在此設置興達火力發電廠,煤灰污染嚴重、導致無法曬鹽。
1986年台電計畫將此地作為煤炭堆置場,但在當地居民及環保人士的出面阻止下,終於獲得政府的支持,於1996年改設立為「永安紅樹林自然公園」。
如今,這裡不僅見證台灣產業轉型,也成為高雄沿海紅樹林生態最豐富的區域,棲息著多種鳥類與水生動植物,是觀察自然生態、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場所,更展現人與自然共存的永續價值。
紅樹林與鳥類共存的生態寶地永安濕地擁有豐富的紅樹林生態,不僅能防風固沙、保護堤岸、淨化水質,更是多種生物的重要棲地。
台灣紅樹林主要以水筆仔、海茄苳、欖李、紅海欖為主,南部多見海茄苳與欖李,構成生態多樣的綠色屏障。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黑面琵鷺等珍稀候鳥自北方遷徙而來,並在1至3月達到數量高峰,使這片濕地成為牠們度冬與覓食的重要棲地。
此外,永安鹽田作為南台灣最大的鹽灘濕地,吸引超過110種鳥類停留,其中包含一級保育類的黑面琵鷺、東方白鸛、遊隼,以及二級保育類的黑鸛、魚鷹、小燕鷗等。
每年春秋兩季,大量鷸鴴科遷徙水鳥駐足於此,形成壯觀的賞鳥景象,吸引眾多自然愛好者前來探索。
憑藉豐富的生態資源,永安濕地於1999年被國際鳥盟(IBA)列為重要野鳥棲地,並於2018年經內政部評定為地方級重要濕地。
這裡不僅擁有蓊鬱的紅樹林綠廊,還是候鳥翱翔的天堂,充分展現濕地生態的蓬勃生命力。
網站 照片 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