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度:121.31125
緯度:24.94166
交通指引:1.搭乘中壢客運(桃園火車站後站)130線於生態公園站下車2.搭乘桃園客運(桃園火車站後站)5060線於榮民之家站下車3.搭乘桃園客運(桃園火車站後站)5010線或於前站搭乘157線於「八德站」(八德區公所)下車,接著於「八德區公所」轉乘「八德免費市民公車」搭乘紅線或藍線(皆可),至「八德生態公園站」下車即達。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
停車場:備有汽機車停車場。
入場資訊:免費
注意事項:【定時導覽服務】■導覽時間: 每周三、週五 9:00、10:00、11:00、13:30、14:30、15:30■集合地點:警衛室旁的志工服務處■導覽時間約為60分鐘【團體預約導覽...
建立日期:2017-01-01
更新日期:2025-07-01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更新日期:2025-07-01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漫步在桃園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彷彿踏入一座被時光溫柔守護的綠色秘境。
這座佔地4.5公頃的都市綠洲,保留了桃園特有的埤塘地景風貌,不僅是市民休憩的絕佳場所,更是珍貴的濕地生態寶庫。
當生態萬象,盡收眼底埤塘是這座公園的靈魂所在。
清澈見底的水面倒映著藍天白雲,猶如一面天然的鏡子。
水中的台灣萍蓬草、金魚藻、荷花與水丁香在陽光下綻放生命力,構成一幅動態的水彩畫。
細心觀察,你會發現紅冠水雞在水草間穿梭覓食,小白鷺立於淺灘靜待獵物,夜鷺則躲在樹梢等待黃昏的到來。
若你在冬季造訪,還有機會與大白鷺和蒼鷺近距離相遇,這些優雅的身影為寧靜的埤塘增添了幾分野趣。
與自然共舞的綠建築園區內的建築並非冰冷的水泥叢林,而是充滿溫度的木造結構。
管理中心和觀景平台皆採用再生綠建材,在設計上巧妙融入當地風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座木造景觀咖啡屋,溫潤的質感搭配手工麵包與現煮咖啡,讓遊客在欣賞美景之餘,也能滿足味蕾的渴望。
人工生態池則打造出豐富的濕地環境,成為各類水生動植物的天堂。
環境教育,寓教於樂這裡不只是休閒場所,更是活的自然教室。
園區定期舉辦以埤塘歷史與生態為主軸的環境教育活動,透過自然觀察、科學實作和互動遊戲,帶領遊客認識埤塘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環境,深刻體會埤塘保存的價值。
漫步在環湖步道,你會驚訝於這片都市綠地保有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彷彿置身花蓮雲山水的秀麗景致。
藝術與自然的絕妙融合走到園區次要入口,一尊名為「四眼蛙蛙」的大型裝置藝術映入眼簾,這是昔日「桃園地景藝術節」的遺產,如今已成為公園的標誌性地景。
藝術創作與自然環境的結合,也為這座生態公園增添了人文魅力。
當遊客漫步於親水護岸、濕地平台或高架涼亭,隨處可見的木棧道引領遊客深入探索這片濕地寶藏。
不論是帶著孩子野餐於草地,或是靜靜觀察埤塘生物,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都能讓你暫時逃離都市喧囂,沉浸在這難得的綠意時光中。
這座佔地4.5公頃的都市綠洲,保留了桃園特有的埤塘地景風貌,不僅是市民休憩的絕佳場所,更是珍貴的濕地生態寶庫。
當生態萬象,盡收眼底埤塘是這座公園的靈魂所在。
清澈見底的水面倒映著藍天白雲,猶如一面天然的鏡子。
水中的台灣萍蓬草、金魚藻、荷花與水丁香在陽光下綻放生命力,構成一幅動態的水彩畫。
細心觀察,你會發現紅冠水雞在水草間穿梭覓食,小白鷺立於淺灘靜待獵物,夜鷺則躲在樹梢等待黃昏的到來。
若你在冬季造訪,還有機會與大白鷺和蒼鷺近距離相遇,這些優雅的身影為寧靜的埤塘增添了幾分野趣。
與自然共舞的綠建築園區內的建築並非冰冷的水泥叢林,而是充滿溫度的木造結構。
管理中心和觀景平台皆採用再生綠建材,在設計上巧妙融入當地風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座木造景觀咖啡屋,溫潤的質感搭配手工麵包與現煮咖啡,讓遊客在欣賞美景之餘,也能滿足味蕾的渴望。
人工生態池則打造出豐富的濕地環境,成為各類水生動植物的天堂。
環境教育,寓教於樂這裡不只是休閒場所,更是活的自然教室。
園區定期舉辦以埤塘歷史與生態為主軸的環境教育活動,透過自然觀察、科學實作和互動遊戲,帶領遊客認識埤塘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環境,深刻體會埤塘保存的價值。
漫步在環湖步道,你會驚訝於這片都市綠地保有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彷彿置身花蓮雲山水的秀麗景致。
藝術與自然的絕妙融合走到園區次要入口,一尊名為「四眼蛙蛙」的大型裝置藝術映入眼簾,這是昔日「桃園地景藝術節」的遺產,如今已成為公園的標誌性地景。
藝術創作與自然環境的結合,也為這座生態公園增添了人文魅力。
當遊客漫步於親水護岸、濕地平台或高架涼亭,隨處可見的木棧道引領遊客深入探索這片濕地寶藏。
不論是帶著孩子野餐於草地,或是靜靜觀察埤塘生物,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都能讓你暫時逃離都市喧囂,沉浸在這難得的綠意時光中。
網站 照片 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