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第一城石碣
4.6 (7) (看評論)
九十九崁上方建「旌義亭」亭內刻有「雲林縣旌義亭記」,並豎立一塊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意思為這座縣城是台灣西側最重要的城鎮。
(原石碣已消失,現今為仿刻)而位於前山路一段交叉路口附近山坡處,該處現有九十九崁石階躺臥於山坡,並有乳白色大石頭一塊,上刻「九十九崁」字樣,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八通關古道起點」。
八通關古道是清朝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由吳光亮總兵率領約兩千名軍勇所開築的道路,當時名叫「中路」,起點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九十九崁這個地方,另一個在本鎮社寮里隆恩圳一帶,兩條道路在鹿谷會合後經信義越過八通關,穿越中央山脈到花蓮的玉里,總長二百六十五里(約一百五十四公里),只花了十一個月便完成,為台灣東西部的交通孔道。
三百多年來,祖先從林內鄉越過清水溪,由溪邊直通過來,就走前山路這條路,爬上山坡到林屺埔(即現在的竹山),為了使山坡更好攀登,先民在這裡用石塊築了九十九個階梯,叫做九十九崁。
後來另闢公路,這裡年久失修,九十九崁石階全數毀壞。
現在的九十九崁石階是竹山鎮公所配合全國文藝季之舉辦所重修,不但可供鎮民攀登鍛鍊身體,也可激發竹山人思古之幽情。
九十九崁石階攀登一半就足令人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緬懷祖先全靠雙腳,還要挑著行李或重擔攀登九十九崁斜坡,真是太辛苦了。
(原石碣已消失,現今為仿刻)而位於前山路一段交叉路口附近山坡處,該處現有九十九崁石階躺臥於山坡,並有乳白色大石頭一塊,上刻「九十九崁」字樣,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八通關古道起點」。
八通關古道是清朝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由吳光亮總兵率領約兩千名軍勇所開築的道路,當時名叫「中路」,起點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九十九崁這個地方,另一個在本鎮社寮里隆恩圳一帶,兩條道路在鹿谷會合後經信義越過八通關,穿越中央山脈到花蓮的玉里,總長二百六十五里(約一百五十四公里),只花了十一個月便完成,為台灣東西部的交通孔道。
三百多年來,祖先從林內鄉越過清水溪,由溪邊直通過來,就走前山路這條路,爬上山坡到林屺埔(即現在的竹山),為了使山坡更好攀登,先民在這裡用石塊築了九十九個階梯,叫做九十九崁。
後來另闢公路,這裡年久失修,九十九崁石階全數毀壞。
現在的九十九崁石階是竹山鎮公所配合全國文藝季之舉辦所重修,不但可供鎮民攀登鍛鍊身體,也可激發竹山人思古之幽情。
九十九崁石階攀登一半就足令人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緬懷祖先全靠雙腳,還要挑著行李或重擔攀登九十九崁斜坡,真是太辛苦了。
建立日期:2013-01-01
更新日期:2018-01-03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更新日期:2018-01-03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網站 照片 導航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