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分享 Line分享
縣定古蹟吳鳳廟


經度:120.54125

緯度:23.44604

電話:05-2539991

地址: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23鄰1-1號

開放時間:8:30 a.m.~5:00 p.m.

歷史沿革:興建年代:嘉慶25年 (1820)主祀神明:吳鳳電  話:(05)2539991已知最早的吳鳳廟起源於嘉慶25年(1820),由當時的通事楊秘在通事公廨改建為祠廟,鄉民俗稱為阿里山忠王祠。

明治39年(1906)廟宇在大地震中傾圮。

大正2年(1913)本廟在日本政府的資助募捐下重建,並由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擔任落成祭典的主祭。

昭和6年(1931)再次修建,且擴充為拜殿、 正殿與兩側廂房之規模,還有廣大的庭園,落成時第十四任總督太田親來祭拜。

二戰後亦進行多次修建,增加了文物成列室,和碑亭,並在民國74年(1985) 擴建為紀念公園,並增建了後殿及廂房。

本廟的入口牌樓造型十分莊重嚴肅,採用「五岳朝天式」山牆的造型。

穿越牌樓後,取代一般廟埕廣場的是一片廣闊的綠蔭和步道,這是因為本廟的祭祀著重於紀念性, 而非大型的祭祀慶典活動所致。

拜殿和正殿是主要的祭祀空間,後方的廂房為會客室,文物展示室,後殿則供奉吳鳳的神位。

建築簡介:吳鳳廟最精美的建築體非拜殿莫屬,拜殿由八根柱子支撐,柱頭模仿西方柱式的造型,拜殿的木雕非常精美,大樑上以獅子和麒麟雕刻作為連接結構,其他部位的彫刻題材則有傳統戲劇、花鳥、甚至魚、蝦、螃蟹等。

此外,拜殿的彩繪為鹿港名師郭新林的作品,顏色豐富雅緻。

拜殿屋頂尚有修長的燕尾屋脊和剪黏裝飾,剪黏的手法花俏而細緻;側面山牆以貓頭鷹圖案裝飾,顯得十分特別。

正殿的屋架彩繪及雕刻數量雖然不及拜殿,但仍相當細緻精美,尤其文官門神彩繪,色彩鮮豔分明,為一佳作。

建築特色:已知最早的吳鳳廟起源於嘉慶25年(1820),由當時的通事楊秘在通事公廨改建為祠廟,鄉民俗稱為阿里山忠王祠。

明治39年(1906)廟宇在大地震中傾圮。

大正2年(1913)本廟在日本政府的資助募捐下重建,並由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擔任落成祭典的主祭。

昭和6年 (1931)再次修建,且擴充為拜殿、正殿與兩側廂房之規模,還有廣大的庭園,落成時第十四任總督太田親來祭拜。

二戰後亦進行多次修建,增加了文物成列室,和碑亭,並在民國74年(1985)擴建為紀念公園,並增建了後殿及廂房。

本廟的入口牌樓造型十分莊重嚴肅,採用「五岳朝天式」山牆的造型。

穿越牌樓後,取代一般廟埕廣場的是一片廣闊的綠蔭和步道,這是因為本廟的祭祀著重於紀念性,而非大型的祭祀慶典活動所致。

拜殿和正殿是主要的祭祀空間,後方的廂房為會客室,文物展示室,後殿則供奉吳鳳
建立日期:2022-06-23 
更新日期:2018-10-15
資料來源為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網站 照片 導航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