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歷史建築新港台糖復興鐵橋
原名:台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暨北港溪鐵橋台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台糖公司北港糖廠)經營,交通嘉義北港間,始於明治44年(民前一年),採收期間運搬原料甘蔗,平時運肥料與工廠副品,後來連接縱貫線負起拖運農產品、生活用品等任務,嘉北線隨著北港朝天公與新港奉天宮的香火鼎盛,而成為糖鐵的黃金路線,也是沿線居民出入、學生上下課搭乘的重要交通工具。民國五、六十年時為嘉北線的黃金時期,尤其是每年的農曆元月至三月的進香期,每班列車載著滿滿的香客,最興盛時期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一天最多三十二班次;期中固定班次為二十二班,其餘十班為加班車),每日載客約五、六千人之譜,從明治四十四年(民前一年)開始到七十一年止,載運乘客足有七十二年歷史。因軌距只有國際線火車的一半,俗稱為「五分仔鐵道」的糖鐵,隨著糖業的發展催促著南陽平原的開發,糖業運輸鐵道也成了南部沿線鄉鎮的重要命脈。沿途的驛站聚集了地方居民的生活也建構並豐富地方居民的集體記憶。在五分仔全盛的運輸時期,全台的運輸距離比縱貫線鐵路長六倍之多。以嘉北線為例,他成為沿線居民出入、學生上下課搭乘的重要交通工具。由於客運成本不符,民國七十一年八月十七日,最後一班糖鐵客運「嘉北線」走入歷史後,沿線鐵道荒廢、雜草叢生,目前僅新港鄉中山路至登雲路111巷間,由社區居民參與綠美化為綠地,並嘗試復原枕木鐵道、分軌器、警示器,展示內燃機火車頭、台車、蓬車、守車等鐵道文化原貌,提名為「鐵路公園」。登錄:九十年七月二十六日召開本縣歷史建築登錄審查會,決議通過將北港溪五分仔鐵橋登錄為歷史建築,本縣於九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告登錄,九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獲文建會備查通過。
建立日期:2019-01-01
更新日期:2019-06-26
更新日期:2019-06-26
網站 照片 導航



